摄影构图:镜头光线,摄影格式(层次)的选择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村上春树

写在前面


  • 博文内容涉及镜头光线,摄影格式/层次的基本知识
  • 《摄影构图:拍出好照片的48个关键技法》 读书笔记整理
  • 理解不足小伙伴帮忙指正 :) 生活加油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村上春树


镜头的秘密

选定焦距

焦距毫米为单位,焦距表示的实际是某个镜头能够把多少场景纳入画面

焦距越小(35mm),镜头越广,相机前的场景可以更多地进入画面。

焦距越大(200mm),镜头越长,拍摄对象可以得到更特写的照片。

定焦镜头的焦距是固定的(也就是只有一个焦距,比如 85mm)

变焦镜头则可以提供一个焦距范围(比如 70-200mm)。

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你都能在镜头上找到焦距的标识,通常是在镜头前端的边缘上(打开镜头盖就能看到)

长焦镜头一般用于人像摄影。它们不仅可以排除大部分场景,把拍摄对象从环境中分离出来,让你无须贴到他们面前就可以给他们拍摄特写,还可以压缩场景,强化浅景深,使模糊的背景进一步虚化(图 37.3)。

长焦镜头也常用于野生动物摄影,因为你不能(或不想)太靠近你的拍摄对象。

最大光圈

最大光圈,它指的是镜头最大可以设置多大的光圈。这个镜头的最大光圈是 f/2.8,而另一个镜头的光圈最大可以开到 f/1.2(记住它们是分数,f/1.2 的光圈比 f/2.8 大)。

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到达相机传感器,让你可以在弱光条件下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

a

极浅的景深带来的独特梦幻效果也是大光圈镜头的美妙之处

尝试新奇的镜头

鱼眼镜头

移轴镜头

光线的选择

硬光

硬光就是晴朗无云的天空上照下来的那种光线,它会带来清晰的阴影和高反差,往往还有浓郁的色彩。

经验不足的摄影新手有时候会避开硬光,因为硬光的不讨人喜欢和宽容性低可是出了名的,但只要你用正确的策略去处理它(用来创作某种高反差的构图),它其实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给你带来冲击力强、色彩丰富和富有形式感的画面(图 40.1)。

在创作图 40.2 的时候,我把人物安排在山丘上(用只有蓝天的干净背景创造出形式感很强的画面),站在山丘的一面,太阳处于我的身后(以得到鲜艳的蓝天)。

为了避免造成“熊猫眼”(眼窝变成一片阴影)或者人物睁不开眼,我让她不要面向镜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场景,只有自然母亲提供的光源,而我真的很喜欢这种高反差、富于形式感的效果

图 40.3 是另一个用硬光拍摄人像的例子。

这一次,太阳的位置更低一些,创造出傍晚时分典型的金色暖光。这回我让人物直接面向太阳(同样,这样避免了熊猫眼和浓重的阴影,而如果她直面镜头,这个问题就会出现),但是她的眼神是转回来看向相机的(这样就不会被照得睁不开眼了)。最终我得到了一幅色彩浓郁、轮廓清晰(但光线迷人)的人像。

如果你在室内拍摄,你可以用任意的小光源创造你自己的硬光

在硬光下拍摄,光线的方向(以及它如何照射拍摄对象)就极其重要(本章稍后详述)。所以,别忘了留意镜头前发生的一切,从而可以让自己有意识地选择硬光对构图的影响。

寻找(或创造)软光

硬光来自小光源,那软光当然就来自大光源了。如果你去过拍人像的摄影工作室,很可能就能看到巨大的柔光箱或柔光伞

它们内部的光源也许很小,但它们前方的一大块白布把光线分散在一大片面积上,相当于把光源变大了。

这套装置往往还离拍摄对象很近,就在画面之外几厘米的地方,这么近的距离让光线变得更柔和了。

利用环境光还是加入闪光

把拍摄对象放在树下,背对太阳,而我自己站在他的前方,面向太阳。这种光线来自拍摄对象后方,正对相机,我们把它称为“逆光”。

最终我们得到了梦幻般的画面,色彩漂亮带有一点轮廓光(拍摄对象边缘的明亮高光),左上角和右下角还有一点太阳炫光。

用反光板填充阴影

无论大或小,反光板都是填充(或提亮)阴影的好工具。

有无反光板的区别

光有颜色

光的色温是用开尔文来表示的(缩写为 K)5500K 就是阳光的颜色(晴天正午的阳光),日落时更暖、更倾向橙色的光线色温更接近 2000K,而阴天带蓝色调的光线则大概是 6500K(是的,和你想象的相反。相比“更冷”的光线,“更暖”的光线的开尔文数字更低。参见图 44.1)。

以拍摄室内运动为例,要解决偏色问题,你可以进入相机的“白平衡”选项(通常以“WB”标志表示,请查阅说明书),选择更适合室内体育馆的设置(应该是荧光灯白平衡)。

通过选择更匹配你所处的光照环境的白平衡,相机就可以更准确地表现色彩。标准的白平衡选项包括:日光、阴影、阴天、日光灯(也叫钨丝灯)、荧光灯和闪光灯。一些相机还有多个荧光灯选项,

摄影格式的选择

横幅构图

作为人类,我们的眼睛是采用横幅来观看事物和体验世界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在拍照时通常都会不假思索地默认采用横向构图模式

你很难将用竖幅构图拍摄这种室内场景

为了捕捉很多张椅子连成的水平线,当然要采用横幅构图

这张风景照用横幅构图传达的广袤感效果 比用竖幅好

竖幅构图

另一些场景则在竖幅构图时效果更好,譬如花朵和人像(同样,竖幅在打印机设置里被称为“人像”方向。这样命名真的很有道理,是不是很棒?)。

画框的长边与鸟屋的长边同向–这样我们就与鸟屋离得更近,鸟屋在整个构图中也会看上去更大(同时,我们还给画面留下了呼吸空间并且利用了三分法则)

场景本身所具有的非常强烈的纵向属性也会被削弱。

这张构图采用竖幅有助于它摆脱背景中大批的干扰物

因为采用了竖幅进行拍摄,我才能够在这么一个周围站满伴娘的狭小空间拍摄出这张成功的肖像照片

拍摄方幅照片

显然,方幅照片也是适用于任何拍摄对象,不过要是拍摄具有图案、重复、对称元素的照片,方幅就最适合不过了。


重复性元素,例如这些水母,在方幅照片中展现得非常完美

考虑后期裁剪

如果你后期发现自己很喜欢的一张照片要变换成另一种格式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但却因为拍摄时没有给后期裁剪预留空间以至于无法转换,那真是一件非常令人心烦的事。

毫无疑问,要是拍摄头像或者人像照片的话,一定要两种方向的照片都拍,以备不时之需。横拍一张、竖向拍一张花不了几秒钟,但后期却能给你(以及你的客户和拍摄对象)省去很多麻烦。

有些相机传感器的长宽比是2:3(有时也被写作3:2)。这种传感器被称作“全画幅”传感器,是参照35mm胶卷的格式而制作的。

还有些相机传感器的比例是4:3(有时被写作3:4),它们常被称为“截幅”传感器(当然,各个厂家生产的传感器的尺寸也是各有不同)。

时刻想着你的最终使用目的

当你不知道该如何对某个场景进行取景时,场景和拍摄对象往往会告诉你答案。

构图层次的划分

把眼前的场景想象成一个三层蛋糕

  • 最上面那层代表很小(但很棒)的细节,
  • 中间那层是所有“事件”发生的地方,
  • 最底下那层则通过设立场景支撑起所有的一切。

总的来说,这种三层法可以帮助你不让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从画面中丢失。

捕捉细节

细节有一个很好玩的特点就是,因为它们的性质使然(它们是整个场景中很小的一片),它们可以结合线条、负空间、反差以及图案形成有趣的构图,但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较大尺寸的物体就做不到。

抓住事件

事件包括所有出现在你周围的明显的(以及没那么明显的)“情况”。

忍者风格

为了让照片将某个瞬间演绎得真实纯粹,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拍摄时不要打断这个瞬间。如果你想捕捉你的儿子把鼻子藏在书里的那一刻。

设置场景

很自然地,设置了场景的照片往往要用较广的焦距拍摄(35mm或以下),而且常会隔较远的距离拍摄。除了将整个场景都展示出来

场景设置的照片可以帮助观者了解事件是在哪里发生的,让他们更容易把自己代入故事。回到我们之前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天”这个例子,如果你给家或者公寓的外部环境拍摄一张照片的话,故事会更有基础。

博文部分内容参考

© 文中涉及参考链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


《摄影构图:拍出好照片的48个关键技法》


© 2018-2024 liruilonger@gmai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保持署名-非商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 4.0)

发布于

2024-06-08

更新于

2024-08-01

许可协议

评论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npsb;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