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清新人像摄影》 读书笔记
我看远山,远山悲悯
写在前面
+
- 理解不足小伙伴帮忙指正 :),生活加油
我看远山,远山悲悯
持续分享技术干货,感兴趣小伙伴可以关注下 ^_^
如何摆动作
拍照动作——“撩”
动作“撩”的实施者是手,是指用手去牵动身体上一切附属物的动作。比如,撩裙子、撩头发等。
拍照动作——折叠
常见的动作教程中会提到许多弯曲动作,比如“蹲下”“抱腿”“捡东西”,这里我统一总结为“折叠”。是指让模特身体折叠
(90度以上的折叠)出现在镜头里,与此同时如果能再拿个道具互动来丰富动作就更好了。
配合前文提到的“撩”头发技巧,让模特折叠的同时,开始用手和头发做互动,并配合做一些表情,让画面更加生动。
升级一下折叠的运用,可以借助道具给模特增加情境,丰富画面内容。
- 情境一:涂指甲油,这个动作不仅能凸显少女气息,而且模特“有事可做”可以显得更加自然。
- 情境二:翻书,渗透文艺气息。
俯视角度拍摄“折叠”动作。
正面拍摄“折叠”动作。
拍照动作——灵活的手
拍照动作中,80%都会用到手,要大胆地用“手”。比如抬手、用手绑头发等,搭配道具更佳。
将手抬到头顶,觉得单调的话就举本书吧。
手攀在高处,如栏杆、高低杠等,眼睛自然地看向镜头。
绑头发是十分凸显少女气息的动作,角度要前后左右变化着拍摄。
拍照动作——靠
“倚靠”对于摄影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动作了,倚靠能让模特姿态放松。
正面倚靠
侧面倚靠
背面倚靠
升级一下倚靠的用法。结合前文讲到的“折叠”法,在倚靠时让身体折叠或者弯曲起来,让造型更特别一点。头部倚靠,身体蹲下弯曲。
倚靠单车是非常具有青春气息的拍摄动作,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单车也可以拿来做道具。
拍照动作——躺
躺是相对难度较高的动作,拍摄私房照时较常用,本节分为半躺和全躺来讲。
半躺:半躺的姿势,在室内拍摄私房照时比较常用。
全躺:全躺姿势受限较多,室外阳光刺眼,显脸大,定焦镜头拍摄距离也受限制(除非有高处让你站上去),较其他动作更难出片。常见的角度为镜头正对地面
侧拍全躺:虽然难拍,但不代表这个动作不好,拍好了效果也是不错的。要注意拍摄角度,纵向距离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试着从侧面拍摄,让模特侧身躺下,镜头正对模特面部拍摄。
让模特躺在室外草坪上。注意是躺在树荫下的草坪上,只有部分阳光照射,避免阳光让模特刺眼和曝光过度。
打破常规拍摄角度
独特的动作能丰富人像作品的内容,独特的角度有助于提升照片的感染力,让照片中的人像更动人。
拍照角度全解
初学者拍摄经验不足,角度单一,简单利用九宫格或者三分构图法,容易拍得呆板。这样的动作、角度保守不易出错,但如果一组写真中如果每张照片都是如此传统的角度,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传统角度拍出来的画面,突出的是人像整体,掩盖了细节,而往往细节更得人心。
球面角度法
如果把模特当作球的中心,拍摄者应该尝试到“球面”的每一个点上去进行拍摄,距离也要多变。也就是说这颗“球”的半径(图中AB线段的长度,相机在B点处)是多变的,要打破常规的拍摄角度,充分运用“球面”角度和特写镜头,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人物照的表现力。
如何拍摄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简称“特写”,是对人像的面部、人体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部的摄影或摄像,“特写”的运用可丰富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特写镜头就是要多尝试近距离拍摄。因为特写照片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放大人物情绪和细节,增强画面表现力。
俯视角度的特写拍摄
利用“球面”角度原则,常规的拍摄角度标记为下图中的①④,⑤和⑥分别为拍摄对象的正上方和正下方。要打破常规拍摄角度,就要尝试选取①~④以外的角度进行拍摄。首先从“球体”上半部分进行俯视角度的拍摄,该角度的优点是能在最大程度上捕捉人物的眼神,情感易从眼神流露出来,从而增加照片的情感。
角度①
机位在图中②→④→③→⑤范围内。即模特侧后方角度,尝试捕捉模特的侧面特写或眼神。机位在②或③的侧面角度拍摄图。
机位在侧后方穿过手臂的特写。
近距离侧后方角度的拍摄。
将“球面半径”拉长,即将距离拉长一些的侧后方拍摄。
角度②
机位在图中②→①→③→⑤范围内。即模特侧前方位置,以平视、俯视角度拍摄,尝试捕捉模特的正面特写或眼神
让模特微微仰头,近距离捕捉模特的眼神,主要抓拍人物的面部特写。
仰视角度的特写拍摄
仰视拍摄时,机位放在腰部以下,脚踝以上。仰视角度的优点是能展示模特背后上方的风景,同时避开路人、建筑等干扰物,背景通常是树叶和天空,有助于让画面更干净,后期更容易调出清新的颜色。
角度③
机位在图中②→④→③→⑥范围内。即模特侧后方位置,以仰视角 度拍摄。以模特为圆心,一米为半径围绕模特进行拍摄,该角度非常容易出片。
角度④
机位在图中②→①→③→⑥范围内。即模特侧前方位置,以仰视角度拍摄。依然是围绕模特进行多角度拍摄。
当机位在①~⑥范围内时,在模特正面下方拍摄,可以突出模特的五官。
再次放低机位到接近⑥的角度,腰部以下,脚踝以上。该角度比较独特,放大视觉感受,容易增加组图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Tip:仰拍角度适合五官小巧的模特,否则容易显得脸大,可以让模特坐在比你高的位置上,模特基本全身入镜,主体突出,人像更完整地呈现在画面中,让画面内容更加丰满人物情绪更加鲜明。
镜头的旋转
对于正式的全家福、婚礼和商业片拍摄,照片被期望拍得端正且体面,人物通常在画面中央,相机的摆放也是端端正正的,与水平线平行或垂直,这容易导致照片构图单一。
所以在变化拍摄角度的同时,相机也需要动起来。要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应该是活力四射的,这依然需要打破传统的拍摄模式,摆脱水平线等刻板参照物的束缚,丰富视角。可以尝试旋转相机镜头,让照片的视觉效果多样化,从而增加照片的感染力。
清新写真的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
人们倾向于喜欢美好的事物,因为看到美好的事物,情绪会得到放松和安抚。而小清新风格之所以受大众喜爱,正是因为其主打“安抚色”(指具有安抚情绪效果的颜色)。安抚色能让人感到放松和乐观,例如黄色、红色等,其组合成的画面能给人以舒适、美好、干净的感觉,传递出温柔的情感,让观众对画面中的人和事物心生向往。这便是小清新风格打动人的原因,也是颜色对情绪产生影响力的结果。
“清新”的本质亦是纯净无杂质,所以在拍摄小清新照片时,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带有“清新”特点的颜色,而后期调色的意义是将朴素的原始色彩修饰成理想的效果,让色彩的价值发挥得更充分。
如何拍出清透的静物风景照
了解了颜色对于照片的意义后,在拍摄小清新照片时,若想要达到“清透”的效果,则需要选择带有“清新透亮”特点的安抚色。具有“透”这一特点的颜色通常为浅色,浅色能通过增加亮度变得明亮,如此才能保证照片的“透”和“亮”。另外,同一张照片中不宜出现太多颜色,以免杂乱失去主调。主色调应控制在三种以内。
简单举个例子,图中的花盆颜色为深棕色,后期即使努力加亮、降低对比度也很难让花盆颜色变得清透。
配色参考
配色一定不是简单的颜色组合和堆积。物极必反,一幅图里若全是寡淡的色彩容易显得淡然无味,或许也需要少量的撞
色来中和呢。所以配色中的“配”才是核心要义,它强调对颜色比例的把控,这就需要专业的配色参考了。
清新人像如何搭配色彩
如何选择拍摄场地
博文部分内容参考
© 文中涉及参考链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
《日系清新人像摄影 (芥末著) 》
© 2018-至今 liruilonger@gmail.com, 保持署名-非商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 4.0)
《日系清新人像摄影》 读书笔记